• 设为主页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繁體中文版
  • ENGLISH
  • 首    页
  • 寺院简介
  • 祖庭建设
  • 朝圣专栏
    • 朝礼九华
    • 朝礼五台
  • 影音梵呗
  • 禅修茶道
  • 书画院
  • 图说正觉

最新推荐

  • 博山正觉寺壬辰年(2012年...
  • 《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》活...
  • 爱心接力——欢迎您加入跟...
  • 淄博各区县至正觉寺专线车...
  • 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大...
  • 山东省民族宗教局马银平副...
  • 喜迎能行上人八十五寿诞
  •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
  • 佛商禅修班foshangchanxiuban
  • 正觉书画院zhengjueshuhuayuan
  • 正觉义工zhengjueyigong
  •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
  • 功德芳名gongdefangming
  •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
  • 专题导读
  • 法会快讯
  • 心得分享
  • 影音视频
  • 法会风采
  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/网站专题 /大悲甘露法会 /法会快讯 /大悲咒的十种相貌

大悲咒的十种相貌

2014-11-28 22-01-33  来源:山东省博山正觉寺  作者:山东省博山正觉寺  点击:次


    大梵天王请观世音菩萨讲述此陀罗尼的形象相貌,就是大悲咒的形貌状相。大悲咒是什么形象呢?观世音菩萨讲了十种心:

    一大慈悲心是,二平等心是,三无为心是,四无染着心是,五空观心是,六恭敬心是,七卑下心是,八无杂乱心是,九无见取心是,十无上菩提心是。

    这十种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。

    (一)大慈悲心

    佛教两大特色:第一是慈悲,第二是智慧。大悲咒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慈悲,给予众生快乐,救拔一切苦难。

    慈是予乐,悲是拔苦。不仅把众生从苦难中救拔出来,还要给众生快乐,让大家都欢喜,这就叫慈悲。

    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咒,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。没有大慈悲心,就是没有念大悲咒;心存大慈悲心,就是在念大悲咒。心存慈悲心念诵大悲咒,才是真念咒!

    以大慈悲心念大悲咒,才能跟观世音菩萨相应,感应道交,像观世音菩萨亲临亲念大悲咒一样,发生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。

    (二)平等心

    平等,就是无党无偏。平等心亦即无分别心。

    事相上,虽然有亲戚朋友,远近亲疏,但心不要分别,更不要存结党营私的心。这些人是我的亲戚、朋友,我就和他们近一点;那些人我不认识,或者同我有隔阂,我就和他们远一点。近一些的人就互相念大悲咒加持,互相帮助,远一些的人就不理他们,这种心就不是平等心。

    从理上讲,一切众生都是佛,所以要平等。大家都是佛,什么佛?未来佛!佛是觉悟了的人,觉悟了的凡夫,人是没觉悟的佛,所以叫“理即佛”。“六即佛”的第一个就是“理即佛”,从理上讲大家都是佛,所以要平等。

    用同样的心对待一切众生,无偏无私,这样的心才是平等心,亦叫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之心。有了平等心,就是在念大悲咒,也才能念好大悲咒,念大悲咒才有灵验。

    (三)无为心

    无为心是离开了“有为”和“无为”的执着分别,随缘而生利他的妙有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以无我.无人.无众生.无寿者.修一切善法.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这就是无为心的运用。

    另外,无为什么?无为邪事、邪念、邪知、邪见。不做坏事,多积德行善。一边念大悲咒,一边还做坏事,那就不是无为心。

    (四)无染着心

    为什么会有染着呀?有爱有取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深入观察十二种因缘,彻底破除无明。(十二因缘:一无明、二行、三识、四名色、五六入、六触、七受、八爱、九取、十有、十一生、十二老死),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。

    贪于种种胜妙资具,尤其淫欲等境,缠绵不舍名之为爱;爱因缘故,贪欲转盛,四方驰求,是名为取。因爱与取的染着,造新业,导致新的生死轮回。

    无染着心,就是心清清净净,没有杂念、邪念、欲念,没有贪爱、索取驰求之心,尤其是没有淫欲的念头。

    (五)空观心

    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有为法.如梦幻泡影.如露亦如电.应作如是观.”又云:“凡所有相.皆是虚妄.若见诸相非相.则见如来.”

    《心经》云:“照见五蕴皆空.度一切苦厄.”

    这些经文描述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,用真相实相指导自己看待万事万物,就是空观心的运用。空观心可以破除一切执着,得大自在。空观也包括无常观、因缘观、虚妄观。

    山东烟台有一位商人,九几年的时候,他就有四千万资产,那时候的四千万很不简单了,相当于现在的几个亿。他有个十二三岁的儿子,担心儿子被绑票,雇了保镖保护小孩上下学。

    结果,他儿子没被绑票,这个商人被绑票了,绑匪提出要四十万。四十万与四千万比,不多,百分之一,他舍不得,最后绑匪撕票把他杀了。

    他死之后,老婆还年轻,才三十几岁,不可能为他守寡。结果,老婆、孩子和他那四千万资产,全都改了姓了,都变成别人的了。

    一切无常,一切都是变化的。现在看一个人的财产、妻子、儿女都挺好,但转眼之间,上亿的资财、美妻、爱子都消失了。

    所以要有空观心,一切都不要执着。

    (六)恭敬心

    佛在过去生中,行菩萨道时,见人就五体投地礼拜,说:“我不敢轻视汝等.汝等皆当作佛.”别人就以“常不轻” 称呼他。佛陀的身语意都行恭敬,对一切境界毕恭毕敬。

    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,发大誓愿,对于一切众生:“如敬父母.如奉师长.”

   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一切众生呢?

    因为,众生都是佛,未来佛,所以要存恭敬心;因为,“若于众生尊重承事.则为尊重承事如来.若令众生生欢喜者.则令一切如来欢喜.”

    佛门常讲:“看天下一切男人是我父,看天下一切女人是我母。”抱着这样的心情能不恭敬吗?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出现吗?

    恭敬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,诵大悲咒要有恭敬心。

    (七)卑下心

    真正学佛的人,并不把自己看得多高明多伟大,常常怀着卑下之心,对任何人都谦恭,不贡高我慢。

    卑下心也是大悲咒的相貌。诵大悲咒,要常怀卑下心。

    (八)无杂乱心

    无杂乱心,即心不杂乱,专心致志。一边念着咒,一边打妄想,属于杂乱心。

    中国有句老话叫“常人之心,如瓢在水;至人之心,如珠在渊。”这句话是仁炟读初中的时候,一位老秀才对仁炟讲的,这句话对仁炟影响颇深。意思是,平常人的心,就像水瓢在水上漂着一样,一有风吹,心马上就动了,如瓢在水;至人之心,就是真正有学问、有造诣的人,他那个心就像明珠在深渊里一样,任凭你十二级狂风也吹不动。仁炟将这两句话铭记在心。

    希望大家也都努力地做“至人”,尤其是在学佛的路上,要有所成就。要去除杂乱心,用清净心念佛、诵经、念大悲咒。

    无杂乱心也是大悲咒的相貌。大家念诵大悲咒的时候,要专心致志、聚精会神。这样,念诵大悲咒的效果才会好。

    (九)无见取心

    有的人见到外境,遇到境界,就产生取着心、攀缘心。认为好的,就贪爱索取;认为不好的,就拒绝排斥。见,亦可理解为十二因缘中的爱见。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忧悲苦恼。见取心是生死轮回的因。

    对于在家居士,不是不努力工作,也不是不去发财,佛门弟子都应该发财发福,无见取心是强调心不要贪爱取着。

    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同时作为佛门弟子要遵守戒律。在努力工作的同时,要保持正知正见,即相离相,不贪爱,这个是关键。
    (十)无上菩提心

    无上菩提心就是成佛成道的心,开大智慧的心,无上正等正觉心,究竟涅槃心。这就是大悲咒的相貌。

   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?说明修持大悲咒能证悟涅槃!成就佛道!

    大家看,大悲咒的相貌第一是大慈悲心,第十是无上菩提心。大慈悲心放在最前面,无上菩提心是大悲咒相貌的最后一项。可见慈悲和智慧对于修行人、对于修持大悲咒是多么重要。

    具有这十种心,就是在念大悲咒。大家修持大悲咒,要反观自心,是否与这十种心相符。要以这十种心要求自己,完善自己,那么,你时时刻刻都在诵大悲咒,你诵的大悲咒就灵验,就会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

    观世音菩萨又嘱咐大众,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,就是大悲咒的相貌,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,来修行诵持大悲咒。

    大梵天王听了观世音菩萨讲了以后,对观世音菩萨说:“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.从今受持不敢忘失. ”

    大家看,连高高在上的第九层天的天主大梵天王,都对观世音菩萨毕恭毕敬,对大悲咒都“从今受持不敢忘失”,何况我们凡夫呢?
 
 
 
 
 
 
分享按钮
正觉网    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     华人佛教—凤凰 网     大渡网
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:鲁ICP备18032971号    公安备案号:37030402000864号    电话:0533-4205918 传真:0533-4208918